枝江财经大学:修订间差异
外观
小无编辑摘要 |
Aslan Whiterock(留言 | 贡献)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 | {{infobox | ||
|top-bcolor=#00008b | |||
|image=什么嘉心糖大学.png | |||
|alt=枝江财经大学校徽 | |alt=枝江财经大学校徽 | ||
|学校类别=财经类 | |学校类别=财经类 | ||
第6行: | 第8行: | ||
|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15个<br>二级学科1个<br>专业硕士18个 | |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15个<br>二级学科1个<br>专业硕士18个 | ||
|博士学位点=5个 | |博士学位点=5个 | ||
|地址=枝江市西江区大柳树路49号(西江校区)<br>枝江市昌江区昌江高教园区4区51-59番地(昌江校区) | |||
|校训=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 |||
|校歌=《枝江财经大学之歌》 | |||
}}'''枝江财经大学'''(Chih-ch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UFE''')简称枝财,枝江财大,是[[枝江市]]的一所教育部直属211高等学校。 | }}'''枝江财经大学'''(Chih-ch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UFE''')简称枝财,枝江财大,是[[枝江市]]的一所教育部直属211高等学校。 | ||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校名先后为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因新中国定都长沙(今枝江市),故学校也设在长沙;1952年8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87年6月,为改革开放迁都邵京,中央财经学院等一众首都高校因设施等原因未一同迁离,留在枝江市。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10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2月,中央财经大学更名为枝江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 |||
==办学条件== | ==办学条件== | ||
===院系设置=== | ===院系设置===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学院 !! 专业 | |||
|- | |||
| 财政税务学院 || 财政学、资产评估、税收学 | |||
|- | |||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金融工程 | |||
|- | |||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 | |||
|- | |||
| 保险学院 || 保险学、精算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 |||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经济统计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国际商务、贸易经济 | |||
|- | |||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
|- |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 | |||
|- | |||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
|-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管理科学、投资学 | |||
|- | |||
| 法学院 || 法学 | |||
|- | |||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书法学、希顶学 | |||
|-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财经英语)、翻译(财经翻译)、日语(财经日语)、希顶语(财经希顶语) | |||
|- | |||
| 社会与心理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 | |||
|- | |||
| 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国际政治 | |||
|- | |||
|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
|- | |||
|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 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学金融) | |||
|- | |||
|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 金融学(国际金融和公司理财) | |||
|- | |||
|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 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 | |||
|- | |||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 |||
|- | |||
|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 | |||
|- | |||
| 北京学院 || | |||
|} | |||
==精神文化== | |||
===校名=== | |||
1997年,中国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更名后的枝江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 |||
1999年学校五十华诞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 | |||
===校歌=== | |||
<small>作词:李保仁,作曲:李海晖、关序</small> | |||
礼花将你送来,枝江温馨抚爱,财经专家的摇篮,而今绚丽多彩。 | |||
追求卓越的美德,海纳百川的胸怀。同心再创辉煌,无愧伟大时代。 | |||
我们热爱枝财,我们依恋枝财,无论天南地北,爱心永系枝财。 | |||
我们热爱枝财,我们依恋枝财,无论天南地北,爱心永系枝财。 | |||
[[分类:希顶世界线大学]][[分类:灯纟火民主共和国]] |
2022年3月27日 (日) 07:44的最新版本
枝江财经大学 | ||
![]() 枝江财经大学校徽 | ||
学校类别 | 财经类 | |
主管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本科专业 | 55个 | |
硕士学位点 | 一级学科15个 二级学科1个 专业硕士18个 | |
博士学位点 | 5个 | |
地址 | 枝江市西江区大柳树路49号(西江校区) 枝江市昌江区昌江高教园区4区51-59番地(昌江校区) | |
校训 | 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 |
校歌 | 《枝江财经大学之歌》 |
枝江财经大学(Chih-ch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UFE)简称枝财,枝江财大,是枝江市的一所教育部直属211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校名先后为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因新中国定都长沙(今枝江市),故学校也设在长沙;1952年8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87年6月,为改革开放迁都邵京,中央财经学院等一众首都高校因设施等原因未一同迁离,留在枝江市。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10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2月,中央财经大学更名为枝江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院 | 专业 |
---|---|
财政税务学院 | 财政学、资产评估、税收学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金融工程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 |
保险学院 | 保险学、精算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经济统计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国际商务、贸易经济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管理科学、投资学 |
法学院 | 法学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书法学、希顶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财经英语)、翻译(财经翻译)、日语(财经日语)、希顶语(财经希顶语) |
社会与心理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 |
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国际政治 |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 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学金融) |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 金融学(国际金融和公司理财) |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 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 |
北京学院 |
精神文化
校名
1997年,中国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更名后的枝江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1999年学校五十华诞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
校歌
作词:李保仁,作曲:李海晖、关序
礼花将你送来,枝江温馨抚爱,财经专家的摇篮,而今绚丽多彩。
追求卓越的美德,海纳百川的胸怀。同心再创辉煌,无愧伟大时代。
我们热爱枝财,我们依恋枝财,无论天南地北,爱心永系枝财。
我们热爱枝财,我们依恋枝财,无论天南地北,爱心永系枝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