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沽市:修订间差异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Haruk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Haruka留言 | 贡献
第49行: 第49行: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市改为省辖市。 [125]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37年7月30日,因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 [19]
1937年7月30日,因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  


1945年,抗战胜利,列强在津租界全部被国民政府收回。 [19]
1945年,抗战胜利,列强在津租界全部被国民政府收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第70行: 第70行:


2021年9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沽被列为超大城市。
2021年9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沽被列为超大城市。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大沽是[[中国]][[辽西省]]的省会,地缘和区位与OTL的长沙相似。
大沽是[[中国]][[辽西省]]的省会,地缘和区位与OTL的长沙相似。

2021年11月14日 (日) 11:35的版本

大沽市

大沽之眼
中文名 大沽
希顶语 
外文名 Dagu
别名 天津、津沽、津门
行政区划代码 120000
行政区类别 直辖市
面积 11966.45km²
政府驻地 河西区友谊路30号
电话区号 022
邮编 300000
人口数量 31,688,033
著名景点 五大道、大沽之眼、古文化街、双巷子
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滨海站、滨海西站等
车牌号 津A-津S
港口 大沽口
地区生产总值 36642.6亿元
2020年

大沽市,原名天津市,别名津沽、津门,是希顶世界线中中国的一个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辽西走廊的经济中心。2020年11月1日0时,大沽市常住人口3168.8万人,较北平市多出约2000万。

大沽是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大沽曾是拱卫京都的重要门户,自南明反攻京城被毁后成为相对独立的城市。

大沽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由于中国首都位于南方的邵京,因此北平并未通过其首都的地位获取大量政策照顾,因此大沽是华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

历史沿革

大沽所在地原为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大沽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大沽南郊(即大港)入海。金国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大沽海岸线固定。

大沽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大沽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大沽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大沽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大沽最早的发祥地。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大沽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元延祐三年(131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1870年~1902年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总督夏季一般在天津办公,其余时间在保定办公。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天津属津海道。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37年7月30日,因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

1945年,抗战胜利,列强在津租界全部被国民政府收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再迁保定。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复为直辖市。

1978年8月,东华北行政区划大调,天津更名为大沽,成为辽西省会。

2021年9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沽被列为超大城市。

区位条件

大沽是中国辽西省的省会,地缘和区位与OTL的长沙相似。

方言分布

大沽使用冀鲁官话,是冀鲁官话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内六区存在一个方言岛,其方言与安徽宿州方言相似。

城市概况

大沽是中国东北大区的经济中心,是渤海湾最大港口。

大沽的城市建设与OTL的长沙类似,因此并未像OTL的天津一样进行特大规模旧城拆迁改造,而是保留了原有的城市肌理。

从区域上来说,典型特点是南市、老城厢、小关等本已拆迁的地区依然停留在2003年的结构。保留了老街巷,但是内部建筑有进行更新改造,海河沿岸也有摩天大楼为主的商业区。 从道路上来说,可以看到天津和大沽的明显不同。如老城厢地区没有新的“五横五纵”路网,而是保留了原有的数百条胡同,地区内交通是通过拓宽后的乡祠南街三条、道署西箭道、万家胡同、小马路、涌延街、项家胡同、卞家前胡同、双井街、大水沟街、府署街、户部街、二道街等胡同实现的。南市地区并没有进行整体拆迁,北安桥过兴安路后直连清和大街,而南开二纬路、福安大街只能去往山东路方向。小关地区保留了“小关”“锦衣卫桥”“水梯子”等地名,小关大街也并未改造与黄纬路直通,而是保留了与元纬路直通的旧走向。

海河贯穿大沽市市区,因此诞生了大沽特色的桥文化。但与OTL天津不同,大沽市的海河桥梁全部都是平桥,没有挑高。目前大沽市的内河航运只有海河主航道观光船,由于桥梁挑高很低,所以游船全部都是矮顶。

大沽市的外环是以高速公路标准设计的,类似OTL长沙绕城高速,外环以外只有工业区、货运区和接驳郊县的地铁站和交通枢纽。而将天津市区切掉一个角的京津塘高速,也类似OTL中穿越长沙市区的京港澳高速。

交通

大沽地铁线路图。大沽地铁也采用了很多旧地名,例如天善社、姚家台、小关、小稍直口、北站体育场、河北大学路等。

大沽地铁较好地完成了OTL中天津地铁2003年的总体规划。由于拖延工期、贪污公款的领导班子出现在枝江市,故大沽地铁修建速度比OTL快。

教育

大沽市是省会级城市,有辽西一中等全国重点中学。高等教育方面,有南开大学、大沽大学等985院校,其中南开大学排名与OTL中南大学类似,大沽大学被誉为“国防军事人才的摇篮”。

人物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等